对内对外投资成为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重要部分,投资活动既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企业进行价值创造、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必经途径,并且贯穿于企业生存发展的全过程。企业投资的正确与否不但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甚至决定着企业的生存。随着企业投资的经常化、多元化和市场的高风险化,市场监管层、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投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国有企业的投资管理既是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目前国有企业投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索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现状
国有企业是由各级国资委代表国家作为出资人进行管控,各级国资委又授权一级企业对同行业的二、三级企业进行管控,一级企业作为控股公司主要以管理职能为主,对下属企业投资活动比较重视、有专门的管理部门、有一整套投资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流程,但投资活动的效益管理和风险管控比较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投资存在盲目性、投资效益不高
随着投资活动的日益普遍,大小企业都有或多或少的投资经历,但论证不充分、盲目投资的现象比较严重。造成盲目投资的主要原因,一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无论是走出困境还是迈向新的发展台阶,都需要新投资项目来拉动;二国有企业对经营管理人员实行年薪制,基于考核的压力和维护经营团队的经济利益,经营管理人员会千方百计进行投资完成考核任务;三是基于员工的期待和同行的比较压力,企业管理者也有投资的冲动。这些方面会导致企业投资出现“饥不择食、慌不择路”的盲目现象,投资的盲目性决定了投资效益不高,许多企业在十二五初期上的项目,到十二五中期就销声匿迹了。
2.投资决策流程的符合性好、有效性差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管理的规范性不断加强,特别在流程上和形式上都比较规范。一个三级企业要进行投资活动,要经过完整的审批流程,首先形成投资方案、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尽职调查报告等,经过本企业的股东会或董事会通过、形成决策文件,上报主管二级企业;二级企业的董事会就该投资方案进行决策,认为可以投资的形成决策文件上报一级企业投资管理部门审核,报一级企业的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决策,形成批复文件,重大的投资项目还要报国资委批准,企业只有接到各级的批复文件后方可实施投资。从流程上看,应该说投资决策已经很科学了,可是由于投资项目的发起就不一定是围绕企业的发展战略,缺乏科学的论证和系统的资源分析,决策流程的符合性好、有效性差,流程往往是流于形式的过程,很多投资项目一经提出往往都能获得批准,而且许多投资项目往往实施之日就是亏损之时。
3.投资项目的专业性诊断不足
企业投资主管部门接到下属企业的投资方案后,往往专注于投资项目是否与国家和地区的政策、企业内部的管理规定相符,资料是否齐全,资料的前后逻辑是否一致,经过的流程是否合规等方面的审核,而对于投资项目是否与企业的人力资源、财务状况、资源配置相契合,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方面的诊断性研究不足。各专业委员会也往往是官员多、专家少,资料符合性审核多、投入产出的专业诊断少。
4.投资风险管控不健全
投资风险管理侧重于事前预防,对项目审批流程的形式管控比较多,对于投资决策的论证过程管理不足,对投资的实施过程跟进、事中事后的监督以及投资失败的责任追究缺失,复杂的审批流程规避的是各级决策者的个人责任,因为经过层层审批谁都不对结果单独负责,大家都负责也就都不负责,投资的风险没有人承担。这也是形成盲目投资、投资效益较差的原因,一些企业容易陷入屡投屡亏、屡亏屡投的恶性循环。
二、加强国有企业投资管理的对策建议
1.建设部门专业化、人员专家化的投资管理部门
投资管理的专业性比较强,特别是对投资项目的诊断需要专业的知识、市场的经验,投资项目审核既要关注法律法规、政策、资料的符合性审核,更要关注项目的有效性诊断,可研报告、尽职调查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要组织专家对项目的可行性、效益性作充分的论证,管理人员要走向市场,各专业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也要充实专家的数量,建设“部门专业化、人员专家化”的投资管理部门。
2.加强投资风险管控
国有企业的投资以企业自身为主、风险自担,应该建立环境分析系统、平衡主营业务和其他业务的关系,合理配置资源等一整套风险防范机制,加强风险意识、避免或减少投资风险。投资项目应该围绕企业发展战略,综合考虑自身的技术水平、管理能力,科学评估市场和财务状况,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导向,避免参与回报率低、超出自身筹资能力、无法达到技术水平的项目,谨慎对待不熟悉、风险大的项目,对资金和技术水平达到投资的项目进行优中选优,把投资失败的风险降到最低。
3.加强财务和审计监督
国有企业的财务人员应全程参与企业的投资活动,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依据,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把事前预防与事中事后监督相结合。审计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功能,既要保证国有企业的投资行为合法、有效,又要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效益进行严格的审计。
4.建立科学的投资评价考核体系
投资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科学投资能够盘活企业,盲目投资也可能拖垮一个企业,所以投资的效益、投资的风险责任必须纳入经营者的绩效考评。建立科学的投资评价考核体系,让经营者受益正确的、高效益的投资决策,也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责任,使投资管理成为企业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