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国有资产总额超过两万亿,但一半以上集中在能源行业,资产收益率低,发展后劲也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山东大力推进从“管资产”到“管资本”的新一轮国企改革,释放资本活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山东能源枣矿集团物流中心总经理夏竞表示:“只要去关注你的生产、研发跟品控,所以这种情况下,实际我们给企业提供的是综合性的解决方案,对企业来讲,第一效率提高了,第二个,他的成本肯定是下降的。”
通过这种“物流金融”的新业态,莹跃公司把自有资金全部投到了生产和研发上,规模化的物流和采购,不仅让枣矿物流赚到了各环节的价差,还减少了莹跃公司三成多的生产成本。合作才一年,莹跃的工厂就从一家发展到三家,利润翻了一番。
包海荣告诉记者:“无论是定制的还是其他公司非定制的,枣矿物流全集合起来之后,量大了他谈判的手段就多了,所以他就把我们的采购成本降低了,从降低的成本里面,他们拿走了一块,我们也分享到了一块。”
据夏竞介绍:“我们在去年的时候其实只有五千万的资本金,用了大概不到七个亿的银行授信,但是我们最终的净利润是1.2个亿,所以从资本的回报率上来讲,我们去年的资本回报率是240%。”
现在,包括莹跃公司在内的几十家省内外企业加入了这种互惠互利的“物流金融”中,新业态让躺在枣矿物流账上的银行授信变成了新的盈利点。从“管资产”到“管资本”,在山东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中,国有资本运营正在展现巨大的创新空间。在枣矿集团,除了创造性的“物流金融”新业态,企业还利用优势资本投资了海工、有色等新产业。今年前八个月,在集团全部七百多亿的营收中,煤炭占比只有15%。
截至目前,山东仅省属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就组建了13家,释放的资本活力,不仅直接投资现代服务、先进制造等新兴行业,也通过股权收购等方式向新产业领域延伸产业链,实现了山东国有资本布局从“二三”到“三二”的跨越。今年前七个月,山东国有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4.7%和42.6%,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超过40%。(来源:齐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