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2015年7月我省启动以来,长春市第一时间对一汽集团职工家属区的供水、供气、供热等移交工作进行了研究部署,特别是在国家“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印发后,我市又组织相关市直部门和单位具体实施。目前,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
我市成立了驻长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三个办公室,第一办公室设在市国资委,负责综合协调,办理相关资产无偿划转。第二办公室设在市公用局,负责协调推进供水、供电、供热、供气的移交工作。第三办公室设在市房地局,负责指导协调物业移交工作。通过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每项工作都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通过共同努力,形成了上下协同、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局面。
二、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实施方案
按照省国资委的统一部署,对我市驻长中央、省属国有企业,市、县(区)属国有企业进行了调查统计。截止目前,我市上报分离移交任务的驻长央企集团25户、企业36户,共涉及供水用户83,899户,供电92,280户,供热146,788户(面积1,519万m2),供气73,241户,物业服务76,299户(房屋建筑面积549万m2);省属企业1户,涉及供水用户204户;市属企业4户,共涉及供水用户312户,物业服务14,955 户(房屋建筑面积77万㎡)。
按照2016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6〕45号)的要求,到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复杂性超出预期。为更好地开展工作,我市多次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到国务院国资委、省国资委进行学习,研究解读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试点城市的指导意见。组织人员赴重庆、哈尔滨等地考察学习,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特别是在“45号文件”下发后,又组织人员参加了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视频会议和培训班以及吉林省国资委组织的全省调度会和培训班,通过学习国家政策要求,与我市实际情况相结合,明确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为此,长春市国资委、市公用局、市房地局等部门和单位共同组织召开研讨会、调度会30多次,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驻长中央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实施方案》,并于8月24日以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方案中确定了接收企业、改造标准、改造内容等相关事项。由于我市供气、物业方面没有国有独资企业,因此,我们采取搭建平台的方式,由国有平台公司国投公司作为接收主体,由天然气公司(国有控股)、房地集团(国有参股)等专业企业运营管理。同时,将《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吉林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造技术要求及费用测算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吉国企改办〔2016〕49号)复印下发给企业,为企业签署协议及实施“三供一业”改造等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测算标准。
按照省国资委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建立工作进展月报制度,向各移交企业和接收企业下发通知,要求按月上报工作进展情况。
三、分离移交工作进展情况
供水移交工作:共有25户驻长央企及1户省属企业涉及供水分离移交,用户84,103户。我市水务集团已与一汽集团、大唐集团等24户企业进行对接,已完成13户企业的方案制定,即将签订分离移交协议。
供电移交工作:共有10户驻长央企涉及供电分离移交,用户92,280户。截止目前,长春市供电公司已与中铁建第二工程公司、大唐二热电公司、长春客车厂、一汽集团、黄金设计院、中国南航公司6户企业签订了《供电分离移交框架协议》,涉及用户82,541户,向一汽集团、大唐二热电公司提交了可研性报告,待企业审定后即可签订正式协议。
供气移交工作:共有5户企业涉及供气分离移交,用户73,241户。其中,一汽集团涉及民用燃气移交70,182户,在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积极组织协调下,完成移交工作,其他企业燃气移交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供热移交工作:共有19户企业涉及供热分离移交,用户146,788户(面积1519万㎡)。中车集团长春客车厂已于8月4日与长热集团签订了供热分离移交协议,涉及用户4900余户(面积33万㎡),现已完成改造工作,今年冬季实现正常供暖。长热集团和大唐公司正在加快组建合资公司接收一汽集团总部职工家属区供热职能。
沈阳铁路局驻吉林省内“三供一业”即供水、供热、物业分离移交,在吉林省政府和省国资委大力支持下,经沈阳铁路局在省国资委推荐企业中选择确定由长春市热力集团整体接收沈阳铁路局驻吉林省内供水、供热及物业管理职能,并于11月9日签订了分离移交框架协议,其中包括供水移交9.3万户、供热移交8.2万户(面积817万㎡)、物业移交15万户(面积1006万㎡)。
物业移交工作:共有32户企业涉及物业分离移交,用户76,299户(面积549万㎡)。作为物业接收主体的国投公司接到任务后,紧锣密鼓地积极主动开展物业移交工作。8月29日,国投公司与东北工业集团签订了物业分离移交协议,涉及用户5,869户,待改造资金落实后启动工作。9月份,国投公司已与长春热电一厂、大唐热电二厂等8户企业对可研报告编制、规划设计单位的招投标有关事项进行研讨,并组织开展招投标工作。截止目前,大唐长春热电二厂、中石化东北管理局、中国南方航空吉林分公司、长春设备工艺研究所、中石油吉林长春销售分公司5户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完成,目前5户企业正在对可研报告初稿进行审核。
四、下步工作打算
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是深化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我们将驻长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积极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单位,认真研究政策,破解分离移交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办法。2017年,我们将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按照省政府和省国资委的统一部署安排,组织移交、接收企业加快签署分离移交协议,力争2017年底前全部完成协议签订工作,并协调各方力量全面实施改造,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
二是积极推进一汽集团总部职工家属区供热分离移交工作,加快组建合资公司,接收一汽集团总部职工家属区供热职能;加快推进国有平台国投公司与物业及燃气经营企业的合资合作,保障专业化运营及管理。
三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定期调度汇总分离移交进展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向市政府及省国资委汇报。
四加强政策宣传引导。驻长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即有利于央企强身健体,轻装上阵,又有利于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在分离移交过程中,还存在一部分居民不理解、不接受的问题,日后工作中,移交、接收企业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为顺利移交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