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启动以来,按照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市国资委作为牵头部门,与市公用局、市房地局等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研究政策,制定方案,组织实施,紧锣密鼓地开展工作,各项分离移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一是成立工作机构,明确责任分工。在省国资委及市政府领导下,市国资委组织成立驻长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推进组,由市国资委分管副主任任组长,相关单位分离移交工作负责人任推进组成员,移交企业和接收企业分别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项目责任人,由一名副总任组长、负总责。通过细化任务,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每项工作都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头,形成了上下协同、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工作局面。
二是制定办法,提供工作遵循。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到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长春市涉及分离移交和维修改造量大,情况复杂,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为加快推进分离移交工作,市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驻长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有关事项的文件,明确责任分工,要求完成时限,有效推进工作。
二、加强督导,强力推动
一是全面开展调查,统计移交情况。目前我市上报分离移交国有企业40户,其中央企36户,共涉及供水用户77,327户,供电84,220户,供热125,904户(面积1,308万㎡),供气70,254户,物业38,739户(房屋建筑面积273万㎡);省属企业4户,共涉及供水用户337户,供电446户,供热494户(面积4.7万㎡),物业1,127户(面积8.4万㎡)。摸清底数,掌握第一手材料,为分离移交工作奠定基础。
二是加强日常调度,及时了解进度。市国资委每天与各移交、接收企业沟通协调,每周汇总统计企业分离移交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了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由市国资委协调事项,立即组织协调,提高了工作效率。
三是组织召开会议,推动工作落实。市国资委多次组织召开供水、供热、物业分离移交协调调度推进会,重要事项报政府组织召开专题会研究,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省国资委要求完成时间节点,强力推进分离移交工作。
三、深入一线,破解难题
2017年3月至5月,市国资委会同相关单位赴20家驻长国有企业开展调研,现场办公,上门服务,为企业破解难题,得到央企的认同。在没有可复制样本、没有可借鉴经验的情况下,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一是民营企业供热问题,按照文件规定,供热接收主体应为国有独资企业,不能移交给现供热的民营企业,经市国资委、市公用局共同研究决定,由国投公司作为平台接收其供热相关资产,待维修改造后移交给供热企业并承担后续维修维护管理。二是资金支付问题,一汽集团等央企提出向接收企业支付“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改造资金后,需要接收企业开具发票,市国资委通过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提出了解决办法。按此资金支付方式,际华集团已将第一期供水移交维修改造专项资金79万元支付给市国资委,市国资委已将此项资金拨付给二次供水公司。
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国资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沟通协调,稳妥推进工作,各项分离移交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止目前,长春市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共涉及移交项目96个,共签订协议77个,协议签订率80%。一汽集团车轮厂、长客厂供热分离移交及一汽集团供气分离移交3个项目已全部完成。一汽集团供水、供电分离移交、长客厂“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东北工业集团物业分离移交已与相关接收方签订正式协议,正在做项目维修改造施工前准备工作。2017年6月16日,长热集团与沈阳铁路局签订了沈铁吉林省内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正式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