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来袭,刻不容缓。这是一支把生死置之于度外、主动请战,舍小家、为大家的“急救先锋”队伍,他们由公交14名驾驶员组成,在疫情最危急、人手最短缺的时刻,他们挺身而出,担负起疾控中心急救运输任务,冲在“疫”情的最前沿。

他们驾驶着120急救车,实行两班倒制度,全天24小时无休息,在面临紧急任务时,他们必须分秒必争,通宵达旦。由于长时间佩戴乳胶手套,一天下来,手套里面浸满汗水,因为不透气,不少人员出现手过敏、湿疹等现象。因防护服穿脱耗时长,为有效防止脱防护服发生交叉感染和节省一次性防护服,驾驶员们控制饮食,穿上成人纸尿裤,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一线奋战。“急救先锋队”党员赵利表示,穿上纸尿裤高负荷高强度工作后,会感觉很不舒服,但为了病人的健康和安全,我们所有奋战在疫情一线的驾驶员们都没有丝毫怨言,毫不退缩,我们将用实际行动为保证人民群众健康开辟一条与生命赛跑的绿色通道,为疫情防控贡献公交人的力量。
“疫”线英雄,抗疫“母子兵”。面对疫情肆虐,公交集团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抗“疫”英雄,在众多志愿者中出现了一对战“疫”母子兵,她们就是南通公司三车队党支部书记王雪尧和九车队安全员李相余母子。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党支部书记的王雪尧第一个投身到社区防疫志愿者中,在光复路南社区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维持秩序的工作,从早晨8点钟,到晚上6点,每天值守在检测室的走廊里,协助出入人员信息登记、测量体温、严把出入关,为群众筑牢了健康安全的红色防线。在母亲的影响下,作为儿子的李相余也报名成为了桃源路社区的一名志愿者,每天和同事们从晚上6点,为社区的进出人员测温登记把守“安全门”,执勤至深夜1点。王雪尧知道疫情防控工作有风险也很辛苦,鼓励儿子:“孩子,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你能够成为志愿者,妈妈为你感到骄傲,支持你!但是你一定要做好自身防护,认真工作。”

母子俩凭着一股勇于奉献的精神,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在打赢疫情攻坚战的路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力量,既发扬了一名老党员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又彰显了新时代青年入党积极分子的蓬勃朝气和勇于担当。
逆向而行,抗疫路上的“平民英雄”。战“疫”的路上,谁都不是生来勇敢,谁都是平凡的血肉之躯,但是总有一些英雄逆行而上,在公交集团还有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肩负着前线疫情保障应急车辆运输工作,向着抗疫最危险,最严峻的区域前行,他们就是集团旅游汽车出租公司的驾驶员们,被称为抗疫路上的“平民英雄”。

突发疫情,新冠肺炎的患者和密接人员不断增多,为了将患者第一时间送到救治医院,旅游汽车出租公司主动应战,奔赴在保护生命抗击疫情的最前沿。截止3月20日0时,先后奔赴吉林转运密接人员,高速口转运密接人员回延吉,运送医护人员赴九台,赴九台转运患者和密接人员,累计发车145台次,转运9056人次。在奔赴九台转运患者和密接人员,为市内传染病医院转运医护人员等保障期间,车辆24小时连续运转,只为以最快的速度,最短是时间保障患者的安置。自2021年8月1日以来,公司就一直担负着龙嘉机场境外旅客(机组)转运保障以及市传染病医院医护人员转运等保障任务,截止3月5日,累计发车2873台次,转运50348人次,为持续打赢抗疫这场硬战贡献了公交力量。

面对疫情肆虐,前线驾驶员在运送患者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压力,转运工作经常是30个小时连续不停歇,为了节省防疫物资,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驾驶员只能穿戴一片又一片的尿不湿,控制饮食,减少喝水,在寒冷的夜晚,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内又凉又湿。马路边石、医院门口的墙角、村镇的大树下都是驾驶员用餐的饭堂,一个面包,一包脆面,一瓶冰牙的矿泉水,便是他们每日临时的一餐。风餐露宿已是家常便饭,座椅是床,方向盘便是他们倚靠的枕头。

虽困难重重,但防疫信念坚定。在运输途中感染的风险是最大的,但他们没有一人退缩,在他们心中回荡的是对人民的责任和一名公交人“不惧艰险 创造非凡”坚定信念。在艰难的抗疫任务面前,他们依然满眼斗志,迎着寒冬,顶着风雪,克服重重困难,在艰难中砥砺前行。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场硬仗仍在继续,逆行“出征”的公交人不惧艰难,不畏险阻,勇于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以实际行动彰显国企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