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长春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吸引,长春艺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峥瑞于2023年下半年把公司落户在长春。半年后,刘峥瑞的老师丁健院士也在他的推动下,把院士工作站落户长春。
“为了确保项目落户长春,我们联合市科技局、净月高新区打出一套组合拳,从资金、配套政策、生产场地多方面强力推动,保证了其成功落位。”对于打造科创生态链,培育新质生产力,长春国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国斌有着自己的理解,“国有资本助力科技创新,不只是投项目、投产业,更要遵循市场规律,着眼区域发展大局,聚焦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保姆式服务体系,让政策与市场协同发力,让更多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留在长春、来到长春创新创业。”
2023年8月,我市吹响以科技创新引领全面振兴新突破的号角,决定以长春国投集团为基础,打造长春未来科技创新集团。“自肩负起科创兴市战略‘答卷人’使命以来,我们积极打造科创生态链,培育新质生产力,依托科创基金、科创服务、科创金融、科创园区四大板块协同发力,为长春科创中小企业搭建起孕育发展的‘温床’。”徐国斌说。
科创基金是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胜负手”。据了解,目前,长春国投拥有2个基金管理机构,投资基金24亿元,以5.2亿元国有资本撬动社会资本18.8亿元,支持优秀企业50余户。吉大正元、奥莱德、中研新材料等20户企业在主板或新三板上市,有力扶持了一批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值得一提的是,总规模10亿元的未来种子基金,储备项目200余个,投资项目30个,一期投出资金1亿元,推动一批卡脖子、替代进口、填补空白的技术成果落地转化,坚定了科学家、企业家在长春兴业发展的信心。
国投科创园区坚持市场化运作,厂房和办公楼均以商品形式租售,相应筛选出了一批具有实力的科创主体。入驻企业既能获得政府贴息、补贴政策,又能享受全方位、多样性的生产服务。多年来,长春国投集团已打造4个特色孵化器,培育扶植了国健生命工程、航盛艾思科电子、志峰电气设备等多家年产值过亿企业,债权、股权、科创服务协同效果显著。
“今年一季度,国投园区与相关区域达成合作,多个项目正在加快孕育,预计全部建成后可拉动投资32.5亿元,带动2.3万人就业。”徐国斌表示。
与传统的公益型科技服务平台不同,长春国投集团所属长春科技大市场创新创业服务有限公司聚焦“落地”“转化”,全力构建“1+N”全链条服务模式,以科技大市场为主要载体,通过政策引导、部门协同、需求牵引、合作引进等方式,汇聚整合科技企业、服务机构、金融平台、专家学者等创新资源,打造区域科创政策一站式受理、科创需求一站式服务平台。
“今年一季度举办各类科创活动65场,收集整理科研课题4200余项,登记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亿元。”长春国投集团长春科技大市场创新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刘丽波说。
金融服务是长春国投集团传统优势业务,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担保、小额贷款、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相结合的非银类金融服务业务集群,资产规模12.7亿元,与31家银行建立合作,总授信额度61亿元,累计为7200余户中小及创新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近万笔,创造税收292亿元,间接创造就业岗位20余万个。通过产品创新,国投金融有效降低了企业融资门槛,今年一季度累计为170余户企业提供金融支持10亿元,越来越多科创主体在长春找到了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和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