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国资[2014]10号
各出资企业:
为进一步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和深化应用,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按照市政府建设“智慧长春”的总体部署,特制定《关于加强出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研究并遵照执行。
附件:关于加强出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2014年2月12日
附件:
关于加强出资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
按照市政府建设“智慧长春”的部署,为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进一步提高出资企业信息化水平,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和发展活力,结合出资企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就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眼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大局,适应创新驱动和转型发展要求,以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的深度融合和深化应用为主线,以管理提升活动为契机,以推动产品(服务)人性化、生产自动化、管理智能化为着眼点,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以做强、做优国有企业为出发点,把信息化建设融入企业总体发展规划,确保信息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
(二)信息化建设要与管理提升相结合。把信息化建设作为促进管理提升的切入点,坚持信息化与企业管理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提升的促进作用。
(三)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发展实际相结合。信息化建设要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把推进深化应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落脚点,坚持建设与应用并举,充分体现信息化的效能,促进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四)信息化建设要与企业信息安全相结合。把保障信息安全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支撑点,坚持信息安全防护措施与信息系统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确保信息技术发展安全可控。
三、总体目标
在现有基础上利用3至5年时间,基本建成统一、高效、集约、共享的一体化平台,信息系统要实现企业所有层级和主要业务全覆盖;建立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实现信息化与企业战略决策、经营管理、生产流程、风险管控等环节的深度融合;组织体系、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运维能力显著增强。实现企业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全程、实时、智能和网络化管控,使信息化应用水平全面提高,保障和促进国有出资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顶层设计。结合企业发展战略、主要业务、风险管控等方面制定、完善本企业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企业近、中、远期发展目标及实现途径和资金渠道等。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要具有战略前瞻性、整体协调性和应用实效性。要滚动编制年度计划,确保信息化规划具体落地,实现信息化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信息化建设基础工作。收集、整理开展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数据和资料,不断提高信息网络覆盖度,逐步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软硬件资源利用效率和数据处理能力。建立健全信息化技术标准体系,统一开发平台和开发标准,强化技术架构管控,促进流程优化,推进业务协同,为企业集成应用和数据贯通提供基础保障,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和决策智能化。
(三)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全面提高信息化对主要业务的覆盖面,重点加强集约化人财物管理、市场化运营、地理信息系统与集中指挥调度平台、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和全面风险管控等业务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应用。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研发设计、工程建设、营销采购、资金管理、生产过程控制、节能减排、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等关键生产环节的应用。逐步引入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客户关系等管理信息系统。推进信息系统层级的纵向贯通,以及从单项业务和单一企业向多项业务综合集成及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应用的转变。
(四)提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牢固树立全员信息安全意识,健全信息安全和应急处置管理体系,强化信息安全统一归口管理。加强信息安全防护技术保障,做好网络边界、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桌面终端信息安全状态的监测预警和加固防护。
(五)提高信息系统运维水平。围绕企业信息化目标要求,建立健全与自身信息化水平相适应的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体系。建设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综合监管系统,加强信息系统运行动态监测和趋势分析,提高信息系统运行风险预判能力,保障信息系统的可靠运行。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要把握当今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趋势,充分认识信息化在变更管理体系、创新业务模式、引领战略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性。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对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企业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成立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及相关工作,形成专业部门统一组织实施、业务部门高度协同参与、全体员工深度配合的信息化工作机制。企业集团负责所属分、子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指导工作。
(三)抢抓机遇,用好政策。要抓住国家实施信息化战略,推进两化融合的机遇,积极主动融入“智慧长春”总体规划,争取国家和省、市的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支持。
(四)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机制保障体系,培养和打造人员配置合理、自主可控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运维和安全管理队伍,不断提高信息化人员专业素质和岗位能力。
(五)建立绩效考核制度。要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绩效考核制度建设,层层落实信息化建设、应用、维护、升级和优化责任。要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提高全员信息化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