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企改革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建构

发布人: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7-02-24 16:26:50 | 打印本页

(来源: 《企业改革与管理》)摘要:随着近些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开始更加注重内部的控制,企业内部的控制发挥着较大的经济作用,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各项事务。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建设虽然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在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方面还较为落后薄弱。本文就如何建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进行详细的研究。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建设研究

内部控制是我国企业内部管理的基本手段,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内部评价可以保证内部控制顺利有效地实施。本文主要对如何构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进行研究,从而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内部管理。企业内部控制的定期评价可以将企业内部控制的真实信息与情况反馈到企业管理层,从而完善并提高内部控制的水平与质量,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与进步。

一、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定义

企业的内部控制主要是对企业一系列企业设计、任务执行、反馈评价以及整改完善的系统过程。其中内部控制评价主要是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具体实施以及运行效果的综合测试、调查与评价,使企业管理者可以根据评价的结果,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薄弱与缺陷环节,优化企业内部的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是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所涉及的各项事务的整体系统。企业控制评价系统主要由评价指标、评级目标、评价主体、评价原则、评价方式、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等组成,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核心就是评价指标,它关系到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成功与否。

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建设研究

现代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手段就是企业内部控制,而建设完整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可以促进企业健康长久地进步与发展,以下是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进行的详细研究。

1.确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建设目标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根本就是内部控制评价目标的定位,因为内部控制评价目标是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测试、设计、评价以及考核的参照原则。确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需要从两方面着手:第一,内部评价目标的确定可以满足企业财务报表审计的需要,评价人员可以根据评价目标,去定审计的合理程序,从而提高企业审计的效率与质量;第二,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的制定要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目标,可以完善整个内部控制的管理系统,使内部评价促进企业经营目标以及管理措施的实现。

企业在确定内部控制的评价目标时,要根据内部控制评价产生的需求,决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目标的侧重点。本文讨论的内部控制评价目标,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经营与战略目标。

2.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原则的建立

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原则主要是全面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以及满足企业经营与战略的目标原则。内部控制评价的全面性原则,就是指在建设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时,要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所有重要内容指标,所选取的内部控制指标要涵盖企业全面内容,从而构成整体而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在建设评价系统时要注重成本效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战略与经营目标原则,就是指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建立以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为基础,企业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提出整改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与战略目标。

3.确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

随着国际市场环境的转变,企业更加意识到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建设的重要性。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一般主要是通过会计师的审核,但是这种方式忽略了内部控制的主体。笔者认为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主体应该是企业的管理层人员,因为企业的管理层负责整个企业内部事务的管理工作,掌握着整个企业各方面发展与运作状况,因此在建设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时,可以提出较为有效的建议与措施,从而提高企业内部控制审核与评价的效果与效率。而外部评价主体由于对企业内部的工作流程与经营状况不熟悉,在对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时,往往很难实现有效的风险控制。

4.确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客体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客体也就是评价的对象,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客体就是整个企业内部控制的组成,不仅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还包括内部控制的实际执行过程。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实际上就是对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效果的评价。

本文讨论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客体,突破了原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范围,打破了传统内部控制评价客体的局限性,从企业内部的财务与会计控制延伸到企业整体的资源管理控制。确定企业经营范围的内部控制评价客体可以建设更加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从而发挥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用,促进企业的发展。

5.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内容的确定

企业内部控制不仅包括企业财务与会计方面的控制,还包括企业经营中各方面的控制,如企业管理控制等。我国财务部界定的评价内容是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同时包括与会计有关的内部控制,这样的评价内容具有局限性,新时期我们在确定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内容时,应该从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目标与评价主体角度出发。本文所讨论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是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整体制度的评价,因此要以企业内部控制的战略与经营目标为导向,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内容不仅要包括会计与财务控制,还要兼顾企业内部的业务、管理、流程以及治理等方面的内容。

6.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制定

(1)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标准制定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一般标准要综合多方面的标准,也就是说企业内部控制评价一般标准要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合理性以及完整性。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指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满足企业经营效益与效率的要求;企业内部控制的合理性是指企业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经济性与适用性。内部控制评价的标准要满足其经济性与适用性,才能够发挥较大的效益。内部控制评价的完整性是指企业内部控制要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进行评价,这是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的基础,只有满足企业内部控制的完整性,才能够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经济性、适用性以及有效性。

(2)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制定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包括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评价标准(其要素划分为环境控制、控制活动、风险评估、监督、信息系统与沟通)、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类别的评价标准、企业内部控制细节的评价标准。这三个层次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具体标准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层层紧扣,环环相融的,不同的要素可以分为更多的细节,具体标准的制定可以促进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性。

7.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的制定

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起到载体作用,最优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系统可以反映出企业内部控制的全部要素。在选择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指标时,要综合各方面的评价要素。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标主要分为两类,一种是内部控制的综合评价指标系统,另一种是以环境控制、控制活动、风险评估、监督、信息系统与沟通五要素为基础的具体评价指标。无论哪一种评价指标都要考虑到企业成本效益、经营与战略目标的实现。

三、结束语

总之,现今企业内部控制评价影响着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活动,本文主要探讨了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的构建,通过建设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可以有效地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促进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