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通知公告

长春市国资委关于全面开展出资企业 “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发布人: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12-02 10:14:48 | 打印本页

长国资〔2016〕143号

 

 

长春市国资委关于全面开展出资企业

“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

 

各出资企业:

按照《长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全面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长安委办字〔2016〕125号)要求,结合冬季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决定在各出资企业内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国家、省、市关于近期安全生产工作总体部署和“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坚持责任导向,突出问题导向,彻查安全隐患,堵塞管理漏洞,强化源头治理,保持“打非治违”高压态势,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持出资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二、重点范围

 在所有出资企业全面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突出建筑施工、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人员密集场所、特种设备等企业,集中进行打击和整治。

三、组织机构

为更好的贯彻落实市安委会工作部署和要求,市国资委成立“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和专项行动办公室,由分管副主任欧阳丽宇担任组长,专项行动办公室设在综合处。

四、重点内容

(一)共性内容。

1.无证、证照不全或过期、超许可范围从事生产经营建设,以及倒卖、出租、出借或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2.关闭取缔后又擅自生产经营建设的,应关未关或关闭不到位的;

3.停产整顿、整合技改未经验收擅自组织生产及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职业卫生“三同时”规定的;

4.瞒报谎报事故,以及重大隐患隐瞒不报或不按规定期限予以整治的;

5.拒不执行安全监管监察指令、抗拒安全执法的;

6.非法用工、无证上岗的;

7.作业规程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的;

8.安全生产工艺系统、技术装备、监控设施、作业环境、劳动防护用品配备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9.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措施不落实、整改不到位的;

10.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制度不完善、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的;

11.应急救援队伍、装备不健全,应急预案制定修订演练不及时,以及自救装备配备不足、使用培训不够的;

12.新材料、新设计、新装备、新技术未经安全检测核准投入使用的;

13.其他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

(二)重点领域内容。

1.建筑施工。要深刻吸取江西丰城发电厂“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特别重大事故和农安润泽同泰园三期“9·13”塔吊倒塌等事故教训,重点整治各类高处施工平台、起重机械、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等各环节存在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行为。重点打击无相关资质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违法分包转包工程行为;建设工程项目未经主管部门审批,不履行建设管理程序,非法从事建筑活动的行为;违规托管、代管、挂靠等行为;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无操作资格证书从事建筑施工活动等。

2.道路交通。要深刻吸取德惠高速“11·07”生产经营性道路运输事故教训,对城市公交、轨道交通、危化品运输车、班线客车、旅游包车等重点车辆,加大检查频次。重点整治超速、超载、疲劳驾驶,客运车辆特别是旅游包车不按规定安装使用动态监控系统装置、不佩戴安全带、不执行夜间禁行和农村及山区道路限行规定,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不按规定安装使用紧急切断装置等行为。

3.特种设备。重点整治电梯、锅炉、压力容器、叉车等列入国家特种设备目录的设备不按规定检测、不加强日常检修等行为,严厉打击翻新报废设备、私自拼装、改装、无证使用等行为,不符合国家标准的一律停止使用。

4.人员密集场所。要深刻吸取经开区金源市场“3·31”较大火灾事故教训,要加大商场、市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检查频次,全面排查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警示标识、应急照明、监控设备、消防器材等设施。重点打击消防设计未经审核、消防设施未验收投入使用行为,违规使用聚苯乙烯和聚氨酯泡沫塑料作装修装饰材料、整治“三合一”、“多合一”场所消防通道被堵塞或占用、消防设施缺失损坏、安全出口疏散通道堵塞封闭等行为。

5.危险化学品。重点打击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未经批准或过期不延期继续生产、经营,不落实遏制重特大事故防范措施和冬季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动火等特殊作业不经审批、不落实安全措施、不开展有毒有害气体和可燃性气体检测,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无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不持证上岗等行为。

同时,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与安全生产大检查紧密结合,将安全生产大检查中发现的严重非法违法行为和重大隐患,纳入“打非治违”的重点内容,依法依规严厉打击,彻底整治。

五、时间步骤

 专项行动从即日起开始,到1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

(一)工作部署阶段(11月底前)。各出资企业要及时成立工作机构,积极组织开展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于12月5日前将《打非治违专项整治检查方案》报市国资委备案。

(二)集中整治阶段(12月初-1月初)。各出资企业要全面积极开展督导检查,整改消除一批重大隐患,整顿一批严重违规违章行为。请于12月13日前,向市国资委上报阶段性工作总结。

(三)巩固提升阶段(1月初-1月底)。各出资企业要对本次专项行动方案开展情况进行重点督查和“回头看”,巩固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打非治违”成果。并对本次“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措施,形成常态化的“打非治违”工作机制。

六、有关要求

 各出资企业要深刻吸取江西丰城“11·24”冷却塔施工平台坍塌和农安润泽同泰小区“9·13”塔吊倒坍等事故教训,把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演练和“打非治违”专项整治行动作为当前安全生产重点工作,精心安排部署,认真抓好落实。

(一)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各出资企业要高度重视此次“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组织领导,认真落实《通知》有关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部署,成立专项行动领导小组,设立专项行动办公室,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周密部署、协同推进,密切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开展执法活动和集中整治;加强宣传,做好动员,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参与到“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来。

(二)结合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各出资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对照《通知》中有关“打非治违”的重点内容,逐一进行排查,认真进行整改。尤其是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资质不全,生产建设项目未批先建,非法进行分包转包等生产经营建设问题,要坚决予以纠正;对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作业规程不完善,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现场管理混乱、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等各类违规违章问题,要严格进行整治。

(三)统筹兼顾,提升管理水平。各出资企业要把“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与冬季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演练相结合,以强化预防、落实责任、依法治理、应急处置、科技支撑、基础建设为有效手段,夯实安全生产基础,抓好隐患排查和治理,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四)做好总结,及时报送信息。各出资企业要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中查出的问题逐一登记建档,做到整改方案、责任、时限、措施和资金“五落实”,彻底消除存在的各类隐患,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安全条件;要对专项行动开展情况做好分析,认真总结经验,广泛宣传报道,积极进行推广;各出资企业阶段性进展情况分别于2016年12月底前、2017年1月底前和2017年2月底前,工作总结于2017年3月底前上报市国资委综合处。

联系人:曲晓东;电话:88777980;邮箱:601646875@qq.com。 

 

 

 

                                                                                                                                                                                                                                                                                             2016年11月30日

 

 

 

 

 

 

 

 


长春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16年11月30日印发


 

 

 

 

上一篇 下一篇